中信证券国防军工行业2026年投资策略报告:建体系,走出去,军转民。“内需筑基、外贸扩张、民用反哺”的格局正在深刻重 塑我国军工产业的面貌和边界。行业从“周期成长”转向 “全面成长”。1)国内军工需求:聚焦“备战打仗”和装 备现代化,需求来自国防预算稳定增长及装备升级换代。强 威慑高精尖+体系化无人化低成本是主要增长方向。2)军贸 出海:凭借性价比优势、体系化作战能力和地缘战略合作, 中国军贸份额持续提升,成为全球重要供应方,实现战略影 响力与经济效益双赢。3)军用技术民用化:尖端军工技术 向民用领域溢出,催生商业航天、低空经济、未来能源、深 海科技、大飞机等万亿级新产业,拉动新工艺、新材料、新 器件发展,形成“军技民用,反哺军工”的良性循环。

行业表现:业绩拐点确认,板块先抑后扬
2025 年上半年,军工板块呈现先抑后扬走势。截至 2025 年 11 月 7 日,中证军工指数上涨 14.63%,跑输上证综指 4.64 个百分点。板块行情受多重因素驱动:地缘冲突(如印巴冲 突中歼-10CE 的实战验证)、阅兵预期(抗战胜利 80 周年阅 兵展示多款新装备)以及订单恢复。进入三季度,市场驱动 逻辑从“事件预期”转向“业绩验证”,板块呈现震荡分化 格局。
营收端全面回暖:跟踪的 162 家重点公司 25 年三季报实 现营业收入 6,003.75 亿元,同比回升 16.99%。除航发板块 外,国防信息化(+73.60%)、航空(+26.51%)、航天 (弹)(+26.14%)等细分领域均实现较快正增长。利润端结 构性改善:25 年三季报归母净利润 298.22 亿元,同比回升 14.01%。下游整机(+48.92%)与中游分系统(+89.71%)利 润增长强劲,但上游材料(-14.36%)等环节仍承压,反映产 业链议价能力分化。订单与现金流改善:板块合同负债从 2024Q3 的 1,992 亿元增长至 2025Q3 的 2,399 亿元;经营性现 金流净额从-590.41 亿元改善至-314.26 亿元,预计四季度回款 将进一步好转。
机构持仓:2025Q3,公募基金军工持仓总市值 1457.83 亿元,占比 3.62%,较 25Q1 低点回升 0.11 个 百分点,呈现“先探底、后波动回暖”态势。京沪广深机构持仓逐步回升,持仓集中度保持高位,优质 标的仍受青睐。Q2-Q3 地缘冲突与阅兵预期推动板块冲高,Q3 末回归基本面验证。随着军队人事与制度 改革落地,“十四五”收官至“十五五”期间,行业将从订单复苏走向业绩兑现,并依托新质战斗力建 设与全球军贸拓展,打开新的成长空间,景气度切换有望推动持仓意愿持续回暖。
宏观环境:国际局势波云诡谲,国防预算稳健增长
地缘冲突长期化:俄乌冲突、印巴冲突、巴以冲突等热点事件凸显全球安全格局动荡,推动各国军 费开支攀升。2024 年全球军费达 2.72 万亿美元,创冷战以来最大增幅(同比+9.4%)。美国 2026 财年国 防预算提案高达 1.01 万亿美元,聚焦大国竞争。
中国国防预算稳健增长:2025 年中国国防支出为 17,846.65 亿元,增长 7.2%,连续三年增速持平。 我国军费占 GDP 比重(约 1.3%)远低于美国(3.5%以上),未来提升空间显著。十五五规划明确“加 快新质战斗力建设”,无人智能、高超音速武器等成为投入重点。
中美关系短期缓和但竞争本质不变:2025 年 10 月中美元首会晤后,贸易摩擦暂缓,但科技封锁、供 应链脱钩等长期战略竞争态势未变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