来自方正证券的国防军工行业分析:算力上天爆发前夕,太阳翼、能源系统与数传为最大增量。太空算力的最终目标是建立太空数据中心,主要有四大应用方向。太空算力是指将搭载星载智能计算机、星间激光通信机、星载路由器等算力设 施的卫星发射到太空,通过大量卫星组网的星间激光链路和算力分布式调度,构建天基智能计算基础设施,最终形成天基数据中心,实现特定场 景由“天数地算”向“天数天算”转变。与常规的地面计算相比,太空计算减少了地面依赖、降低了信息时延,提升了全球信息获取与处理能力。 训练大规模AI模型需要数据中心内所有计算节点之间具备极低的延迟,星间激光通信链路必不可少。太空算力主要有遥感图像处理、通信优化、 太空探索、星上大模型四大应用场景。

需求供给同时推动,算力上天势在必行。

需求端:目前遥感图像地面分辨率已从10米提升至0.3米,相同幅宽下的数据量增长了约1000倍。而传统天数地算的模式受限于星上处理能力不 足,产生数据、传输、管理三大瓶颈。目前遥感卫星测绘到的数据仅有不到1/10的有效卫星数据能传回地面,且传输效率过低,亟需星上算力。 同时,低轨卫星大规模组网趋势下,地面遥测控能力达到瓶颈,需要卫星及星座能够自主运营,对算力也产生相应需求。

供给端:美国目前已规划的大型数据中心项目总容量超过45GW,2030年将超过200GW,占美国总电力产量的40%。过去10年美国总发电量仅增长5%, 且电力目前闲置容量极少,难以满足未来AIDC对于电力的需求。太空建设数据中心拥有低运营成本、高发电功率、高部署速度等优势,将成为未 来解决AIDC能源瓶颈的主要方法之一。

成本、部署速度、可扩展性为太空数据中心主要优势。高轨太空数据中心可7*24使用高强度太阳能,且不受大气影响,发电效率可达95%,为地 面5倍。同时深空温度约为-270℃,只需部署导热材料即可完成散热,无需部署大量液冷结构,成本优势显著。不考虑能源费用的情况下,太空 数据中心部署&运营成本仅为地面数据中心的1/4。同时,太空数据中心可采用模块化方式进行组装,且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比普通玻璃光纤快 35%,部署速度、延迟、架构灵活性远超同类地面数据中心。

【本站信息来自于互联网,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。其内容真实性、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。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,请及时联系我们,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。】